2019年10月16日是第39個世界糧食日,今年世界糧食日的主題是“行動造就未來,健康飲食實現零饑餓”。民以食為天,國以糧為安,糧食是關系民族生存、社會穩定、國家安危的大事。但時至今日,糧食問題仍然是人類面臨的重要難題。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接受央視采訪時說:“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,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”。
2018年世界人口接近76億,其中有8億多人處于饑餓狀態,即每9個人中就有1個人吃不飽飯。每年有近1000萬人因饑餓致死,而這其中超過一半是兒童!
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,人口眾多,耕地面積有限,長期以來,我國不斷加大農業投入,無數以袁隆平為代表的農業科學家們,窮一生之心血,在農業科技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績,水稻畝產由過去不足300公斤一步步增長到今天的1200公斤,糧食產量多年穩居世界第一,中國人始終牢牢把飯碗掌握在自己的手中。
但令人慚愧的是我國卻是世界糧食損失浪費最嚴重的國家,每年浪費的糧食接近全年糧食總產量的6%,而糧食加工過度及餐桌糧費是主要原因。我們過度追求食物的精細,精加工過程中的糧食損失最高可達1/5以上,并伴隨巨大的營養流失。過度精細等不科學的飲食方式,導致肥胖人口暴增,同時產生大量健康問題。
另外,我國吃喝奢侈之風盛行,據估算,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食物便有2000億之巨,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。僅我們學校的飯堂,每天倒掉的白米飯便足以令人瞠目。有的同學打多了飯菜,吃不下的順手就倒掉了;有的同學因為飯菜不可口,吃幾口就倒掉了,轉頭就去小部買零食等。二千多年前的漢代大儒賈誼、在《論積貯疏》中便說過:“夫積貯者,天下之大命也。淫侈之俗、日日以長,是天下之大賊也”。我們每扔掉一粒糧食,都是在消蝕著國家的未來與安全。
同學們!如果我們每天節約一粒糧食,14億中國人每天可節糧約23萬斤,是50個普通農民一年的勞動所得,可以為600人提供1年的口糧!
為鼓勵節約儉樸,抵制奢侈浪費,很多國家都采取了嚴厲的辦法,以色列對浪費食物者、除處浪費糧食價值5倍以上的罰款外,并處時間不等的義務勞動。因而,以色列成為世界上糧食使用效率最高的國家。
親愛的同學們,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,讓我們行動起來,牢牢樹立節糧意識,抵制奢侈浪費,爭做“光盤族”,不做“必剩客”!一起監督浪費行為,及時提醒浪費者,合理健康飲食、造就美麗未來。
唐子涵 初二3班
指導老師:齊欣潔